反内卷是现在的热词,新闻和各种会议、报告中随处可见。
这两天关于反内卷看到两条新闻,一条是有经济学家建议将CPI拉高到5-6%,以解决内卷问题;另一个是一篇研究报告,认为内卷和行业太分散有关,玩家数量多且规模小就容易内卷,所以治理内卷就应该提高行业集中度。对于这两个反内卷的建议,我个人都是持反对的态度,而且我认为他们都没有抓住内卷的本质。
认为内卷是因为物价太低,大家都没有钱赚,所以应该推高物价消除内卷,这是将结果当成了原因。正确的逻辑应该是消费小于供给,所以形成了价格竞争,进一步导致物价降低,而不是反之。但不能简单通过提高CPI的方式阻止内卷,比如说通过货币超发,用货币的贬值来提高名义价格,进而想消除内卷。我认为内卷的本质是产能过剩引起的供需失衡,是价格恶性竞争的结果;是利润率过低的表现,而不是价格过低的表现。
比如北京宫门口食品店一个馒头一元钱,其利润率绝对比一台售价一万元的85寸电视机要高;这时卖馒头不卷,但卖电视机的很卷,可见和价格关系并不大。要消除内卷,是要提高企业利润率,而非价格,所以我认为用助推通胀的手段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去产能才是有效手段,因为这才能解决供给过剩问题。
和去产能相关的便是上面我说的第二条消息,想要通过提高行业集中度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逻辑是这样的,之所以产能过剩,是因为各地基于本地就业、税收等利益考虑;而忽略了区域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盲目的鼓励热门行业发展,造成了产能过剩;所以要提高行业集中度,从而更好地协调产能。这个逻辑看起来没有问题,但实行起来却很有问题,原因是这个逻辑的核心在于,认为行业集中后便能协调产能,协商价格,从而消除内卷,但现实却可能恰好相反。
比如外卖行业原来基本上只有美团和饿了么,现在加入了京东,只有三个玩家,但其竞争的惨烈已经达到了惊动监管部门的程度。再比如有一个阶段,短视频领域头部基本上只有抖音和快手两个玩家、电商领域只有京东和淘宝;他们各自的竞争都是白热的,一点协商定价的意思都没有。
所以,通过提高行业集中度,进而来避免内卷这个逻辑,我是完全不认可的。或许只有一种情况可以例外,那就是国企垄断的领域,只有几个巨型企业听指挥行动,或许能取得一致性。但这个逻辑其实也不那么牢靠,比如现在通信领域,只有三巨头,但也竞争的头破血流,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毛利率都小于10%。作为参考,欧美市场电信运营商的平均利润率约为50%左右,且基本上都是私营企业,也没有实质垄断。
那么内卷的原因到底在那里?我认为可能是国人喜欢卷的性格,这不是某个人的性格,而是一种国民性格;而供给过剩只是这种性格的结果,并不是这种性格的原因。无论是在营利性行业,还是非营利性领域,国人都很难低头专注做好自己的事情,而喜欢抬头看着别人,然后默默的相互较劲。眼里和心里都缺少自我,而全是他人;这种性格怎么改变,这不是一个经济学问题,而是一个社会学,或社会哲学问题。
国人为什么性格里喜欢卷,他们卷的内在或外在驱动力是什么?这是另一个问题,但我不懂。
本站文章授权后方可转载,请勿侵权! 如喜欢可点击分享按钮分享。
14F
需要慎用国民性格这种原因
B1
@ 读写错误 好的,下次注意。
13F
总归是人太多了。
B1
@ 网友小宋 国家还在鼓励生育
12F
非市场充分自由竞争的市场,每一次行政干预市场都说高开低走,行政力量撤退后都是一地鸡毛。
B1
@ 拾风 用自由主义的话说,没有人能完全理解市场,所以干预不可能完全正确,只能导致熵增。
11F
教育已经不知道内卷了多少年
B1
@ 彬红茶 还会继续卷下去,除非到了一本都招不满学生时。
10F
底层明眼人没那么多,不然早团结了
B1
@ 2broear 从根本上说,这就是个零和游戏,完全团结太难了。
B2
@ 水拍石 哎,细看诸多历史事件,其实都逃不过重演..
9F
首先需要把各种txt法律文件变成exe。但是利益纠葛下根本不可能。所以无解。
B1
@ 大致 协调各方利益确实很难,等着法制逐渐健全吧。
8F
现在大多公司遇到的问题,就是低价竞争,其实做的事儿差不多
B1
@ 满心 是的,因为低价竞争这种思维定势最深入人心,在操作上也最容易实现。
7F
行业竞争激烈,企业生存就得找另一条路出来。对个人而言,如何寻得另一条路?
B1
@ 紫慕 企业普遍较难,你换一条新路,却是别人的老路,很难找到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大环境不理想,个人很难独善其身,只能半躺着等风来;要么就卷。
6F
内卷已经无处不在了,哪怕自己一直坚持躺平,但很多时候还是会被迫地去卷。特别是教育这一块,深有体会!
B1
@ 老麦 是的,像小孩教育这种是没有办法躺平的,只能被裹挟着走。自己能躺平,但不能替孩子决定他们是否要躺平,不能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
5F
或许以前是国人喜欢卷,但是我感觉现在的年轻人不喜欢卷了,但是停不下来了,只能被迫卷
B1
@ kenome 只要想停还是能停的下来,只是老跟着别人的脚步,自己就不好停下来。保持自己的方式,不看别人,现实不现实,就是各自的判断了。我去藏区旅游了几次,每次都能看到骑行的年轻人,有些已经出门半年左右了,骑行花钱其实很少;这种状态能不能坚持两三年,能不能坚持十来年?如果一直保持有辆自行车骑,能吃饱穿暖的诉求,那么我觉得靠视频号完全就能活下去。关键是看自己怎么选择自己的生活。
4F
还有最重要的是人多,每一行都有很多人。
举个例子:
最近三角洲很,催生了很多帮玩家代刷游戏币的俱乐部。以帮玩家刷游戏币获得金钱,一开始 100¥ -> 1kw 游戏币,一步一步到 50¥->1kw游戏币,另外附加很多条件,如俱乐部派人和你开黑赚到这么多游戏币、必定出红(游戏的特殊道具很值钱)。
还有大学生带玩,更是低价10¥->1kw,就是为了玩,而且有时间,顺带赚钱钱。
总之就是人多,你不敢有的是人干,更何况是一个利润不低的行业
3F
内驱:因为人人都想过上好的生活,并为之不择手段。
外驱:房子车子票子,社会以赚到钱作为成功。
如果社会基础福利很高,不会那么内卷。
还有现在的内卷方向我觉得是错误的,内卷的目标应该往做大蛋糕去卷,而不是在国内养蛊。
B1
@ 影不再 20年前比现在生活和社会保障差多了,那时人也没有现在这么卷,那时更有生活,所以我觉得还是观念变了。你举得这个例子中,这种低端的卷现在最普遍,进入门槛越低的行业越卷,都是燃烧生命在卷对方,看谁生命力更旺盛。
2F
说个冷笑话,反内卷喊得最凶的某宇宙金融机构自己最卷。
B1
@ S 是不是和这个差不多,《关于《关于**文件精神的传达》传达的文件》
1F
最近看朱镕基的书发现,之前就有过“反内卷”,不过叫做打破铁饭碗,
https://chatgpt.com/s/t_68d1115c594081919eec311ac606a94a
B1
@ acevs 我怎么觉得打破铁饭碗是鼓励大家卷起来呢?和现在的反内卷刚好是反着的,那时体制内人躺的太平,才需要赶起来以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