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盘大棋?》

61字数 2628

《一盘大棋?》这本书是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外籍高级研究员罗思义于2016年出版的比较经济学著作。全书的核心内容在于比较中美两国经济模式的不同,以及中国经济总量超越美国的必然性。在这一大前提下,通过分析论证美国不可能用武力阻遏中国超越自己,于是美国优先选择诱导中国经济自杀,就像对苏联所作的那样,但这一策略失败了;于是美国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对日本和德国所用过的恐吓方式,希望中国经济自裁,也失败了;最后美国不得已只能选择联合其盟友对中国经济实行围堵孤立,但这也必将失败。而美国这一系列扼杀中国的政策之所以失败,在罗思义看来,主要是因为美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就进入消费主义,投资严重不足,这正是制约经济增长的关键所在。而中国的国家投资模式,则保证了投资的持续高强度,从而保证了经济的持续增长。罗思议为了论证这一核心论点,不仅对比了中美,还对比了英国、德国、日本等多个国家的投资和GDP增长之间的关系,最终他认为投资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而非人力和全要素生产率。

罗思义是英国人,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中国经济问题研究专家,曾任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署长8年之久。卸任在英国的政府职务后,2009 年起在上海交通大学任教,2013 年成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首位外籍高级研究员。罗思义发表了多部介绍中国经济的著作,成为西方学界了解中国发展模式的重要桥梁。因其对中外经济交流的贡献,他于 2024 年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这是中国授予外籍专家的最高荣誉。

如果不做简单的背景介绍,仅看罗思义名字和《一盘大棋?》这本书名,我相信很少有人能看出这是一位外国经济学家的著作,因为其核心观点太“正”了。和其观点一样,这本书的取名也很有意思,《一盘大棋?中国新命运解析》。一盘大棋,是指自邓小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改革都是有清晰规划的,且是不同于亚当·斯密的自由资本主义;也不同于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而是一条更符合马克思原教旨主义的,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才进入以国家主导为主要形式的社会主义。更详细的说,罗思义认为,马克思的经济学观点是支持分工和市场交换,而非苏联模式的拒绝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所以罗思义认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模式才更符合马克思的构想,充分参与国际分工,积极参与国际贸易。

正是因为中国选对了道路,所以中国才没有面临苏联式的休克疗法后的国家解体及经济衰退,而是持续高歌猛进的实现了全面小康和经济总量的全球第二;同时实现了军事的现代化,和国内政治的稳定。苏联当时的休克疗法,是由美国专家帮助设计的,在解体前,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多次访问美国,也多次在第三国接受美国的建议。认为苏联当时经济停滞,经济矛盾突出,主要是因为苏联的投资都是由国家进行,从而缺乏激励、约束、及活力;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改变这一投资方式,将经济模式改变为私人投资。戈尔巴乔夫接受了这一建议,于是着手国有企业的全面私有化改革;在这个过程中,美国还充分影响了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立陶宛、拉脱维亚、格鲁吉亚等加盟共和国的政变及经济西方化。

苏联前期之所以经济增长迅猛,甚至一度超越美国,而后期逐渐失速,在罗思义看来,是因为1929年的大萧条后有美国带头实行了贸易保护主义,而此后的二战前后也是贸易保护主义,这与苏联本身实行的贸易保护主义相吻合,所以苏联模式贸易明显的劣势。但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后,世界经济都走向自由贸易,苏联的封闭就让他们无法参与全球分工,于是经济开始停滞。但美国没有给苏联开对的药方,没有让苏联经济融入世界分工,而是将原因归于苏联的国家投资模式,于是苏联被忽悠着自杀了。由此,苏联加盟共和国的经济普遍开始了衰退,而他们的经济果实则由部分富豪摘取,在国内经济发展陷入困难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又开始对这些私有化后的企业进行贷款,但这些贷款转了一圈又进入了瑞士银行,俄罗斯等国的经济并没有真实得到多少投资,这导致了俄罗斯从工业国逐渐变成了资源出口国。

同样的颠覆模式,美国在中国没有成功,原因是中国自从改革开放后,就有强烈的愿望参与到国际分工中,且一直推崇自由贸易。

在罗思义看来,中国经济将必然超越美国,其最大的核心优势正是在于中国的国家投资模式。美国自从19世纪就一直是全世界投资强度最大的国家,所以它超越了英国成为全世界经济头号强国。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都是全世界投资比例最高的国家,所以美国经济增长率一直持续领先全球。但是到了七十年代,美国更注重消费,从而投资不足,这逐渐导致了美国经济增长率的下降。美国智库清晰的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美国又无法强力遏制中国的投资,进而虚弱中国经济增速。于是美国想走当时颠覆苏联的和平演变路线,资助国内的研究机构,学者等,发布中国应该鼓励消费,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论调,从而削弱中国的储蓄率,进而让中国无资可投。

在此环境下,习近平主席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而这四个战略分别对应,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从而降低社会经济矛盾,以防公众被误导,认为经济发展了但人民生活水平没有相应提高;深化改革则是让中国更深入的融入到全球经济秩序中去,且逐渐能够形成中国模式的核心;而全面依法治国,则时要消除过去投资由国家支配的前提下形成的权力寻租和特权思维;最后的从严治党,则是预防我党内出现苏联式的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被从高层颠覆。

纵观全书,罗思义对中国经济模式的理解很充分,从邓小平设计总路线、到朱镕基的国企改革、最后到现在的深化改革,罗思义都清晰的把握住了一以贯之的改革主线。这让我不由的怀疑,这部著作是不是冠以罗思义名字的集体智慧?但无论如何,我都认为这部著作是介绍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佳作。深入浅出、旁征博引、数据详实、言之有据。

尽管这部著作发表于2016年,也就是十年前,但今天读来也犹如于昨天发表一样。十年过去了,美国对中国的遏制策略还是哪些熟悉的套路,只是在诱导自杀、和平颠覆、威逼自裁等手段失效后,最终赤裸裸的实行了围困策略。美国自己经济发展失速,又不想中国代替他们成为全球经济领导者,于是就相遏制中国,让中国也失速。

这是阳谋,但却有大量的国人无法识破。谈及经济,不仅懵懂无知的年轻人、工作了一段时间的社会中坚层、就是很多经济相关工作者、甚至是决策层,很多人都依然对自由市场经济和美国模式向往之,而对中国经济模式的理论基础却知之甚少。由此,我觉得所有的自以为的意见领袖、学者、有一定地位的决策者,都应该人手一本,深读下罗思义的这部《一盘大棋?》。当然,经济学爱好者,有爱国热情的每个人、甚至每位关心经济和民生的国人都不例外。因为无论是支持还是批判,都应该在有知的基础上。

 


以上都是我读完这部著作后,凭记忆写的读后感,所以难免有错误之处,如发现请指正。

另,我对罗思义的核心观点,即“投资驱动经济,而非消费驱动经济”持保留态度。我个人认为,在供给不足时投资驱动经济,但在供给过剩时,投资只能增加内卷式消耗,从而降低投资效率;而此时消费则能充分释放既有投资的潜力,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本站文章授权后方可转载,请勿侵权! 如喜欢可点击分享按钮分享。

 
    • XIGE
      XIGE 6

      依然是很专业的文章了,再次阅读完成了哈,受益匪浅,培养兴趣,后续我也读读哈

        • 水拍石
          水拍石

          @ XIGE 这本书可以读读,确实不错。写读后感大多数人不感兴趣,所以今年比较克制,但这本书我觉得值得推荐,所以忍不住写了。

        • 夫何
          夫何 2

          还是要有希望吧,如果对往后经济形势不报希望,那么很多人就是不愿意消费的吧。

            • 水拍石
              水拍石

              @ 夫何 是的,只有内心充满希望,人的行为才会积极,无论是那类行为都如此。

            • acevs
              acevs 6

              投资挣钱了驱动经济。或者假装浮盈是挣钱也是驱动经济的,就像投资房产一样,房价上涨,有些人刚需自住就相当于假装挣了钱,他可能就会拿钱消费。
              可能核心就是收入高,才能消费。

                • 水拍石
                  水拍石

                  @ acevs 这就是财富效应,只要你觉得你有钱,你就会消费。反过来,即使你真有存款,但感觉明后年家庭财富可能会缩水,那你也会谨慎消费。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