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薪

最近听好多位朋友说他们降薪了,尽管赞同他们的结论,但对于“降薪”这个词的使用我觉得还是太过通俗。原因是通过和他们交流,我发现所有“降薪”降的都是福利或绩效工资,而非劳动合同中签订的固定工资部分。比如通过取消福利,降低绩效评分等手段,实际降低企业非固定工资部分的支出;对员工来说到手的钱变少了,感受就是被“降薪”了;但对于企业来说这却是完全合法的,因为固定的薪资部分并没有降。

与降薪相关的是人员优化,身边人调查法的结果显示,今年企业人员优化比例在10%-20%之间似乎是普遍现象。

之所以说降薪和人员优化是相关的,是因为某人没有被优化,那就证明他是剩余的优秀部分,既然是优秀者,就要有觉悟支持企业的降本,要不企业就要继续优化末尾的人。这里最关键的问题在于,谁都无法保证自己永远不会处在企业优化排序的末尾。

无论是降薪还是人员优化,都是企业降本举措的一部分;而最终目的都是“增效”;或者为了生存下去,或者为了生存的更健康。

那么为什么突然如此众多的企业都遇到了生存压力?外部经济环境压力,自动化后的结构性调整,产能的过剩等都是众所周知的原因。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解释原因是什么,而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如何解决?我拍脑袋想了下,目前似乎还寻找不到明确的思路和举措,所以可以预测明年这一问题可能更严峻。

经济总量的持续增加和企业利润的持续下降并存,充分说明了一个结果,就是经济的“含金量”在持续降低。从宏观经济看,我国现在产业已经去低端(劳动密集型、高能耗高污染、低技术附加型等);产业布局基本上已经调整为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政策禀赋型;无论从企业规模和技术先进性看我国企业都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那么为什么我国的经济含金量还在持续降低(或者说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经济的含金量换一个较专业的名词“全要素生产率”,在这个名词中,所谓的全要素大致包括劳动、资本、技术、土地矿产等自然要素、企业家能力、政策及外部经济环境等。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的工资近十年一直是显著提升的。但资本收益率在近十年只有2020年和2021年因为特殊原因出现了短暂的复苏,其他年份都在降低。技术收益率很难有准确的统计数据,但现实是我国近十年技术投入基本上增长了3倍(从 2013 年的 1.18 万亿元增至 2024 年的 3.63 万亿元),这一增长比例远远高于GDP的增长,也远高于企业的利润增长率,所以简单的推理技术投入的收益率也是持续下降的。

问题现在来到了为什么全要素生产力在持续降低?流行的说法可能有技术进步的边际效益递减、技术进步的成本节约悖论、劳动力质量提升放缓、国外封锁等,但我认为这些都是现象,而不是放缓背后的本质原因,我赞同的原因是部分经济学家所说的“摩擦成本过高”。所以,对于以后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我觉得重点应该放在降低摩擦成本上,而非继续高强度提高资本和技术的投入力度。

但要降低摩擦成本,这需要漫长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我认为明年经济也很难彻底掉头向上,让每个人都重拾信心。我国改革开放被设计为经济改革、社会改革、政治改革三步走的模式,这是一条由易到难的路线,所以注定越往后越难走;而要降低经济的摩擦成本显然已经超越了简单的经济改革范围,所以才有了“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说法。

但也不用因此而灰心,面临的困难越大,克服困难后获得的收益也越大,这也为我们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巨大可能性。比如2012-2023 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约 38%,作为对比,美国为55%、日本为45%,可见我国确实还存在着很大的改革潜力。

路漫漫兮其修远,相信坚持就会好。

 


以下是由豆包AI生成的本文播客,我发现比阅读文字更易懂,挺有意思的一个功能,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体验下。

本站文章授权后方可转载,请勿侵权! 如喜欢可点击分享按钮分享。

 
    • obaby
      obaby 3

      我是真的降,固定工资打系数 0.9.
      我没什么所谓的奖金或者绩效

        • 水拍石
          水拍石

          @ obaby 你们公司比较狠,大家都玩阴的,你们很直接。

        • 威言威语
          威言威语 5

          听的最多的就是 人员优化、裁员,降薪都算褒义词了。

            • 水拍石
              水拍石

              @ 威言威语 你比我还悲观,尽管我接触的很多人都谈论了人员优化,但我依然认为降薪是一件比较痛苦的事。

            • 满心
              满心 4

              现在似乎听到最多的话题就是这个了,没有被降薪感觉有点格格不入的意味了

                • 水拍石
                  水拍石

                  @ 满心 没有被降就是天之骄子,继续骄傲着。

                • 粽叶加米
                  粽叶加米 6

                  AI生成的播客真的有意思哈哈,有时候看的眼花,这个轻松有趣。
                  前路漫漫,改革也漫漫。

                    • 水拍石
                      水拍石

                      @ 粽叶加米 Ai播客确实很好用,难读的文章完全可以让他给讲讲,眼睛累了也可以。

                        • 大致
                          大致 4

                          @ 水拍石 我正相反,有文字的时候我是不会去点音频的。效率差太多。

                            • 水拍石
                              水拍石

                              @ 大致 看文字效率是比听音频高多了,信息密度低的文字,浏览下就能知道意思,但音频就很难“浏览”。

                        • S
                          S 7

                          我最大的疑惑是为什么西方国家要抵制中国制造。
                          难道这也是日本军国主义曾经经历过的疑惑?

                            • 水拍石
                              水拍石

                              @ S 我们现在和八十年代的日本还不完全一样,那时日本只在汽车,电器等有限的领域内竞争力强大,我们现在基本上在所有的制造领域都竞争力强大,所以要比那时的日本更让欧美紧张。我个人理解,那个时期美国的主要问题在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货币问题,而现在主要矛盾在于制造的严重过剩,因此矛盾的结构也不同。

                                • S
                                  S 7

                                  @ 水拍石 我是说军国主义时期,那时候因为侵略印度支那,美国对日本发起禁运。现在中国没有侵略,但美国还是搞我们。

                                    • 水拍石
                                      水拍石

                                      @ S 不好意思,上一条回复你时没有认真看。对二战那段历史我只是有个粗略的了解,美国当时禁运日本,主要是禁运的战争物资,而且当时欧美、日本等都实行了战时经济,全世界的生活物资基本上都是配额制的,将生产力都腾挪出来生产战争物资了。石油和钢铁等被禁运,军工很容易因原材料不足而无法开工。二战前尽管美国已经是经济上的全球老大,但从心态上美国还没有成熟,他们依然认为英国及其他欧洲国家才是世界的主宰。在二战后,美国才成了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全方位的全球霸主,现在以美国为核心的西方国家对我们的制裁,我觉得更是全方位的竞争,和正义无关,只是利益话语权之争。

                                        • S
                                          S 7

                                          @ 水拍石 那是要把我们逼上战争之路吗?

                                            • 水拍石
                                              水拍石

                                              @ S 我觉得不会,意气之争不至于搏命。尽管现在的老大之争竞争也很激烈,但远比二战后的那段冷战要缓和,那时都能克制住,没有理由现在反而冲动到按耐不住。

                                    • 全局变量
                                      全局变量 2

                                      确实现在经济环境不好,我的好多客户进货后都积压在仓库,还有一些前年进货的挤压在那里。我们这些小体量工厂压力大,那些大公司压力更大。

                                        • 水拍石
                                          水拍石

                                          @ 全局变量 看来你们公司很强势,货压在客户的仓库里;我跟你们刚好相反,客户的货压在我这,做好了就是不提走。

                                        • 彬红茶
                                          彬红茶 2

                                          现在社会变动都很大的,感觉有好多降薪

                                            • 水拍石
                                              水拍石

                                              @ 彬红茶 我接触的人降薪的也很多,反而是涨薪的很少听到。

                                            • 柿子
                                              柿子 0

                                              话说你这个豆包生成的播客还挺酷的,刚开始我以为只是语音阅读原文,没想到真是主播在聊降薪的话题,大大增加了趣味性,让人有兴趣听下去。

                                                • 水拍石
                                                  水拍石

                                                  @ 柿子 豆包这个功能确实很强大,对于枯燥的文章来说很实用,当没有耐心读时,可以改为听。

                                                • 雅余
                                                  雅余 6

                                                  挺有意思的

                                                    • 水拍石
                                                      水拍石

                                                      @ 雅余 喜欢就好

                                                    • 老麦
                                                      老麦 8

                                                      之前有关注过文本转换音频的开源项目,效果超好,跟你现在用的效果一样。现在豆包是越来越好用了,希望免费久一点。

                                                        • 水拍石
                                                          水拍石

                                                          @ 老麦 这个功能是很强大,连语气都模仿的很像真人,而且还不是完全读原文,而是夹杂了它自己的理解。Ai越来越离不开了,以后功能更丰富,更强大时,收费是不可避免的,只要能承受还是得用。

                                                        • 匿名
                                                          匿名 0

                                                          变相降薪是指 “用人单位通过非直接降薪手段 (如调整绩效考核标准、缩减福利、强制转岗等) 实质降低劳动者收入的行为”。主要特征包括:
                                                          表面上不直接降低工资数额,但实质减少劳动者实际收入
                                                          通常通过调整工资结构、提高绩效占比、取消福利等方式实施
                                                          未经劳动者同意,单方面变更薪酬体系
                                                          绩效考核标准不明确、不合理,或主观随意性强

                                                          这些被你说成完全合法,也真是搞笑。

                                                            • 水拍石
                                                              水拍石

                                                              @ 匿名 你是匿名大侠,我回复你可能会看到,也可能看不到,但我还是回复下。
                                                              对于劳动法我不懂,以上内容我搜索了下,也并非劳动法条文,但《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和你说的高度类似。至于类似和完全等同之间在法律上的差距我就不评论了,因为我真不懂。
                                                              但实践中,福利缩水已经发生好几年了,并非今年才开始;而绩效工资缩水则在今年比较突出而已。且这种实际收入缩水也并非在私企或外企,国企同样存在,甚至公务编队伍及更铁的饭碗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比如津贴减少,补助减少,过节费取消,集资房等巨型福利成为过去式等;连对对劳动法具有仲裁和解释的单位都概莫能外,你能认为这种实际的收入和福利减少是违反劳动法的吗?
                                                              如果想回复就大方点,留个真实信息,方便交流。我不怕被质疑,如果你能严谨的指出我的说法错在哪,并给出详细解释,我会很感谢的,因为我也渴望不断学习。

                                                            • XIGE
                                                              XIGE 6

                                                              这播客蛮有意思,很实用呀

                                                                • 水拍石
                                                                  水拍石

                                                                  @ XIGE 关键是可以以假乱真,如果从事这个职业的话,是不是可以从网上找一些素材,自己借着AI改编下,然后生成播客?这样既能保持自己的风格,又能降低时间成本。

                                                                • acevs
                                                                  acevs 6

                                                                  企业家的思考。降本增效。郭嘉好像也是如此。

                                                                    • 水拍石
                                                                      水拍石

                                                                      @ acevs 企业天生是逐利的,降本增效没毛病。

                                                                    • 拾月
                                                                      拾月 1

                                                                      改革必然触动一些人的利益,到了最难的部分了。

                                                                      关于企业裁员背后的逻辑的,大体上认可「企业为了活下去」,但背后始终有资本的逻辑,有「为了更高的收益」的目标。以我所在的互联网行业为例,并非企业经营有多大困难,看现金流、利润率、净利润,仍然高的可怕。只是单纯业务不快速增长了,同行都在降本,趁机一起降本。

                                                                        • 水拍石
                                                                          水拍石

                                                                          @ 拾月 同意,你们公司是最赚钱的互联网头部企业,就像你说的“利润高的可怕”,裁员确实是想让利润更多。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