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的养成之路

今天在群里聊投资,聊到了股票,发现每个人的认知差异好大,就像盲人摸象。我自己的观点是大家摸到的都是对的,不存在自己更对的可能;同时要兼听他人摸到的,这样才能更完整的了解这头大象。股市就像一头大象,过于巨大,所以每个人的巴掌都不能覆盖,只能摸到一部分。因此我们要争取的是准确的触摸和描述自己摸到的部分,而不是和别人争论谁摸到的才是正确的,我觉得这才是炒股的的意义。

炒股是为了赚钱,但赚钱并不是唯一目的,甚至并不是最主要目的,股市是经济和社会的晴雨表,通过股市可以了解经济、社会、世界;进而可以感悟世界规则及自己的人生,这才是更重要的。

每个人都是通过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通过和外界的具体交互来认知外部世界,作为投资者自然不能例外。只要你想认真对待,那么股市必然就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而不仅是你的取款机。

 

股市并不是人人都能赚钱

每一个进入股市的人都渴望赚钱,但结果却比较残酷,赚钱的只是十分之一。据统计,股市七亏、二平、一赚,可见赚钱还是比较困难的。

有统计,在股市盈利的概率和投入股市的钱成正比,见下图。

股民的养成之路

由上图可知,50万资本量是盈利与否的概率分界线。那么是不是说明了资本量越大,就越适应股市,所以盈利概率就越高?我是反对这种观点的,我认为,是投入的资本多,所以才更愿意花更多的精力去学习,去研究,从而提高了盈利概率,而不仅是简单的资本量函数。

由上图最后一列可知,资本量在50万以下的散户占散户总量的93.28%,比例和概率两者相结合,可知股市中主要亏钱的人群都在这个区间内。

 

炒股的三种流派

股市投资目前看可以分为价值投资、技术派、和量化交易派。三派互相不理解,互相看不上,都觉得对方缺乏底层逻辑。我自己是价值派,所以不对另外两派做评价。我自己学习过技术派,但我实在接受不了这种逻辑,不能相信靠这种所谓的技术就能跑赢股市,所以我放弃了。而对于量化派来说,我认为那是少数具有数学家天赋的人玩的游戏,我的智商跟不上,不配那种模式。

尽管我不能接受另外两种模式,但我并不认为它们不好,因为无论那种模式都有人赚钱,也有人亏钱,所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或者换个角度讲,只有能让自己赚钱的模式,才是正确的。

三种流派对投资者的要求不同,我个人认为差异如下。

价值派:需要懂宏观经济、行业知识、会读企业财报;关注政治、经济、技术发展动态;甚至要懂一些心理学和行为学;自己要有明确的判断、坚定的信仰、以及足够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尽管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但这个流派最大的好处是不用盯盘,可以自由支配时间,干自己喜欢的事情。

技术派:完全依赖于盯盘,所有的逻辑都建立在量价关系上。按照这个流派的理论基础,曲线应该是市场情绪的集中反应,通过研究曲线形态就达到了解市场情绪的目的,从而能够读懂和预判市场。我是不相信曲线能够反应市场情绪,更不相信特定的形态就对应未来特定的走势,所以我不信它。但不可否认,这个领域也有人赚钱,所以我不信它,但不否定它。这里特别提下,从有股市到当前,全世界从来没有人以这种流派成为世界首富,最成功的应该是利弗莫尔,但他最终破产自杀了。

技术派在我看来,最大的好处是需要学习的东西最少,掌握了有限的理论后只需要不断练习即可。

量化派:量化派是给最聪明的人准备的,底层逻辑更近于技术派,但交易规则的设计中引入了很多基本面和消息面的考虑,所以从底层逻辑上看,它是介于价值派和技术派中间的。量化的特点是只设计规则,而不参与具体的交易判断,从而隔绝个人情绪对投资决策的影响,且只做高频交易。

量化派我觉得是最考验天赋的,如果达不到数学博士的水平,很难靠这个盈利,如果想要出类拔萃那得是数学家级别的水平。所以我认为这个流派数学家比经济学家更有优势,因此很多机构做量化亏钱我能理解,因为他们还是以基金经理为中心,而不是以模型的创造者数学家为中心,这等于摒弃了量化模式的长处。

 

流派的选择

三种流派壁垒分明,我们无法同时加入三派,所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流派很重要。我觉得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量化派可以先排除,因为不仅需要数学天赋,而且需要资金量。量化交易需要低延迟数据,这需要证券公司给专门的线路,而证券公司唯一的考量标准就是资金量。所以没有巨额资本就不要想了,可能连线路费用都付不起。

剩的两派普通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且两个流派里又分不同的分支。比如价值派下面又分估值和成长两种流派,操作思路又有不同。但整体来说价值派要求的知识面比较广,需要不断地学习,所以芒格和巴菲特这种长着两条腿的书架才能做的这么成功。我自己判断,之所以知识面决定价值投资是否能够成功的关键因素,一方面是眼光问题,另一方面是耐心(建立在自信之上)问题,而学习会同时提高这两种能力。

所以我认为,如果自己的性格是沉默寡言式的,能过静得下心不断学习,那么就比较适合价值派。反过来,如果对不断地学习比较厌恶,而对盯着股市交易曲线的不断变化比较兴奋,那么就适合技术派。

无论那种选择,都要契合自己的性格,都要适应自己的知识体系。

 

目标的设定

进入股市目标的设定很关键,因为这关乎路线的选择和交易方式的选择,比如价值派基本上不可能年化收益翻一番。同时目标关乎后续交易的信心和具体交易抉择,假如你的目标是年化收益100%,那么当实际收益只有20%时你就会失望,就想选择不同的交易方式,而这可能放大了你亏损的概率。

无论那种交易路线,与其说是一种选择,不如说是一种学习过程。从这个角度看,只有先了解自己,定好自己的合理预期,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路线。这里有一个很大的误区,比如你的目标是年化收益20%,但有个人告诉你用他的方法能够年化收益200%,你要不要学?我想大多数人会怦然心动,以为能学到高级必杀技。但经过多年教训,我现在会直接拒绝掉这种大招,因为我知道我不配。我明确的知道我是个普通人,所以只能赚取平均收益,而无法赚取超额收益。如果某一段时间的收益比平均略高,那么我认为可能是我比他人更勤快,更多的了解了市场和世界,所以错的更少。但我从来不敢想我能取得好多倍于市场的收益,如果这么想,我认为我大概率已经离开市场了,因为我肯定会先失望和挫败,而不是成功。

在玛卡火爆的那几年有一个段子。说一位游客到了秘鲁农村,看到部落里只种了一棵玛卡,就问部落首领为什么只种一棵,而不是种两颗?首领回答,种两颗我受不了。游客好奇的再问,可以让部落里所有男人都吃啊,为什么不多种一些?首领回答,那样的话女人受不了。游客又问,这么好的东西,可以种满这片土地,卖给全世界啊?首领回答,那样的话地受不了。

股市收益也同理,我相信有个别天赋超群的人会取得高额收益,但这种方法并不是人人都能学会的,否则市场受不了。因此,将目标定在平均收益,或者比平均收益稍高一点,是适合大众的。而脱离现实的目标,只能让自己感觉到挫败。因此,如果有人教你屠龙技,那赶紧走人。简单计算下,如果年收益100%,那么以100万人民币入市,20年后就能买下整个中国股市,25年后就能买下地球。这么高的收益率,股市受不了,地球也受不了。

 

适合自己的路

所以在股市,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先有明确的目标;再结合自己的资金量、知识体系、性格等选择适合自己的交易模式;然后再不断学习,强化,最终行成自己的独特道路。

但无论选择那条路,我觉得都应该先投入会让你重视的资金量去尝试下,就像学习游泳不下水永远也学不会一样。合理的资金量是多少?我个人觉得,自己可自由支配资金的10%—20%比较合理。太少可能心理上不重视,当作买彩票式的游戏,因此就无法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和学习,因此就无法达到尝试的目的。而投入的资金太多,则会因前期的大概率亏损而失去对股市的信心,提前断了这个念想。

 

少有人走的路

专职投资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因为学习太痛苦,过程太煎熬,且结果不确定。因此,一旦你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全心全意,如同对待伴侣一样,要把投资当作人生的一部分。不仅要从市场上赚钱,还要从交易中了解经济和社会运行的规则,同时理解自己,最终找到自己在世界中的嵌合点。

 

股民的养成之路

如果你要问我,如何才能股市入门,我只能把上面的内容精炼一下。了解股市现状,特别是其他股民的盈利分布;了解交易的不同技术流派;了解自己性格及知识体系;确定自己的预期收益率;结合自己的资金量及性格、知识体系、预期收益,来选择自己的交易方式;经过学习和股市持续的再教育,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股民。所以,如果期望通过读一两本书就能成为合格股民,我认为是不可能的。如果希望通过简单的模仿,或者观看大师视频就能长期跑赢大市,我觉得更是不可能的。

一切路都是自己趟出来的,前提是要先下水,切身尝试下才知道适不适合自己。

本站文章授权后方可转载,请勿侵权! 如喜欢可点击分享按钮分享。

 
评论  19  访客  10  作者  9
    • 2broear
      2broear 4

      期望值别高了,玩之前留条后路hh

        • 水拍石
          水拍石

          @ 2broear 那肯定的,始终都得预防随时被套。

        • 满心
          满心 4

          感觉普通人,小玩就还行

            • 水拍石
              水拍石

              @ 满心 小玩比较容易操作,这是入门的好方法。

            • 紫慕
              紫慕 6

              身边工作多年的朋友都开始炒股了,回头或许应该学习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 水拍石
                  水拍石

                  @ 紫慕 我觉得或者炒股,或者其他理财能力,总得学一样,否则就只能靠工资了。

                • 80后
                  80后 2

                  一入股市深似海,普通人还是不碰的好。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底,而且人的贪欲很难控制。

                    • 水拍石
                      水拍石

                      @ 80后 永远不碰,永远不会亏损,但也永远抓不住机会。

                    • wu先生
                      wu先生 4

                      股民如何养成?下个APP就行了。哈哈。

                        • 水拍石
                          水拍石

                          @ wu先生 下个app,入资,确实就是股民了。

                        • 全局变量
                          全局变量 1

                          我舅舅是在专门做股票经纪的公司上班,一直叫我买股票,我没行动。

                            • 水拍石
                              水拍石

                              @ 全局变量 其实有人带着入门是一件很幸运的事

                            • 王叨叨
                              王叨叨 0

                              中国的股票,完全没有规律,特朗普上台,川大智胜都能涨停…

                                • 水拍石
                                  水拍石

                                  @ 王叨叨 要适应,要不就很难赚钱,市场永远是对的。

                                • 1900
                                  1900 3

                                  感谢大佬分享。
                                  没玩过股票,看完挺有收获。

                                    • 水拍石
                                      水拍石

                                      @ 1900 也可以当鸡汤读,和股票一样,很多投资和决策都是相通的。

                                    • acevs
                                      acevs 6

                                      如果只靠炒股挣钱,尽量不要这么做,压力很大。
                                      如果像基金经理那样不管盈利亏损都能赚取管理费,还是相当不错的。
                                      有钱人可以不停的获得现金流入场,或者钱不多不要全投入,分批次逢低就买,大概率也是挣钱的。标的物是指数基金。
                                      个股,也得多买几个相关性低的板块,适当分散。
                                      没有耐心,脾气火爆急性子,不要投资。比没学习能力还可怕。

                                        • 水拍石
                                          水拍石

                                          @ acevs 逢低买入是正主义,只要买的便宜就不怕跌,赚的可能性很大。耐心很关键,很多票只要拿得住,都能赚钱。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